point義氣千秋與忠義千秋

文/清門世界聯合會報記者 林志毅 ;本文章經吳上光下清老爺子認可授權登出

  我清幫在乾隆年間最為興旺,共有128幫半,勢力極大,但清幫有反清復明因子存在,清廷甚為忌憚,不斷地派員監視,例如開香堂收徒,需有清廷軍官在場,由此可知我清幫興旺強盛。

   1815年嘉慶二十年蘇州同知齊彥奏請朝廷,漕運由河運改為海運。在1826年道光六年時,江蘇巡撫陶澍奏准,清廷正式試行海運,將原由運河的江蘇、蘇州、鎮江、太倉等地的漕糧委請外國輪船由上海通運天津。

   漕運真正開始示微,是自1828年道光六年,清廷更統一漕運事權,在上海設海運總局,並於天津設立分局,同時運送蘇州、松江等五府漕糧160萬石進京,回程則載大豆南下,但此時浙江、安、江西、湖北、湖南漕糧仍由運河北上。

  1853年咸豐三年八月初五時,小刀會首領劉麗川在點春堂起兵佔領上海,直到咸豐五年五月才棄守,更由於太平軍起,清廷責令太常寺卿雷以誠在揚州辦團練,並對行經運河的船課以釐金以應軍需。

  前面有述及清幫有反清復明因子,所以在太平天國起事時,有眾多清幫中人加入太平軍,當太平天國在1853年打到南京(舊稱金陵),原本太平軍並沒有水軍,但因清幫的加入,突然多出了不少水軍,太平軍攻下南京,改名天京。所以當太平天國平定時,清廷順勢裁減清幫的漕運勢力,漕運經過海運及太平天國戰亂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中斷了四十餘年,直至1886年光緒十二年才再起漕運,但已不復當年之規模,此時僅得十八幫糧船。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亦即農曆庚子年,發生了震驚中外的義和團運動,拳匪作亂,八國聯軍進入北京,直隸總督裕祿上奏稱,因日軍將租界老龍頭浮橋封釘,派兵駐守,致使剝船(駁船)不能越渡。

  海運不通,則糧食立即發生大問題,清廷又重新規定,戰局既開,宜籌糧食,命劉坤一在清江浦設轉運局,委派前福建興泉永道惲祖祁採買各處糧食,由內地水陸分運到京,所需腳費准作正開銷。

   正當此時,慈禧太后與光緒帝正遠避西安,逃難之際亦逢糧食不足問題。自從漕運不興,海運大開後,我清幫僅存十八幫,在國家民族危難之際,清廷想到依靠清幫之協助,以抵外侮。

  光緒帝降旨:「將十八幫糧米送西安,半交臨清以糶民食」。當時由首幫江淮泗接旨,奉讀聖旨後,招集各幫公議此事。但各幫都表示:「西安水路生疏,難以行運。」

  惟有興武四、興武六總幫、嘉白、嘉海衛、杭三等五幫,平日與江淮泗往來最密切,都表示現有聖旨在,恐怕接旨的江淮泗幫為難,在此國難當頭之際,外國老毛子欺到頭上,亡國滅種危機之時,助中國抗外侮為首要,反清在此時卻是次要,就一同前往參議西運之事。

  隔日討論完畢,當天即開始西運,不到幾日,即至西安卸糧交旨。不到數日,光緒帝降旨迴鑾,命令將所有貴重陳設等物,由糧船運京,一路平安,至京交卸覆旨。

  因此典故,清幫亦可稱忠義精神,忠乃忠於國,忠乃忠於家,忠乃忠於民族大義矣!在國家即將被八國聯軍瓜分,有亡國滅種危機,國將不再為國之際,清幫忠於國家民族大義,忠於國而不執著於反清復明之文字所限。

  護法小爺,姓王上培下玉字藍田,直隸通川壩人氏 ,自幼父母雙亡,流落江湖,精通武藝,性格忠誠伉爽,投入糧幫充當絳夫,潘祖見其不凡,屢加恩侍,嗣經翁錢二祖從中說項,起去套子,在船上隨侍潘祖,磕記名頭,未上香,不久翁錢二祖,即告失蹤,潘祖嚴加戒備,深恐有人謀害。小爺於夜間,仗劍守護潘祖艙門,徹夜不眠,一夜遇有盗警,小爺與之格鬥刺客或或逃,小爺亦受傷甚重,旋即身死潘祖得以無恙。然念及小爺救師替死,痛悼萬分!傳諭全幫,嗣後開香堂時供奉小爺於大香堂門外,垂為永久,稱為護法小爺。清幫為念其護主忠誠,故封其為護法小爺,護法小爺所代表之石氏庵,石氏庵弟子其實指的是領幫行運,護祐全幫的總領幫主,或是護祐清幫有功之人,意為培養忠義護主之風,故清幫亦非常鼓勵忠誠、忠義之風。願我清幫中人皆持忠義精神,清幫忠義千秋!萬世留傳!

註:原文所述之小爺痛悼潘祖過方,乃依通漕所載潘祖過方後,小爺披麻掛孝,運柩回杭者,蓋以王降祖之事蹟,誤為小爺之事蹟矣(民族精神140頁),感謝魏嘉賢師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