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洪近代知聞錄
民族精神道義結社清洪近代知聞錄 吳光清
民族精神道義結社清洪近代知聞錄,亦是主編僅就所知,拋磚引玉,掛一漏萬,笨島先飛之作,光清不揣智識鄙陋,見聞淺薄,貿然從事,無非是在「為民族存信史,替前人留事蹟」,擇善固執而又力微負重,自我鞭策使命感的表現,雖然孜孜不息,也只能從事史實與事蹟的彙整蒐集而已,也無非是對道義結社清、洪兩門前人,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皎潔傲然俠義志節的英雄行徑,與夫功成身退,淡泊名利,踐履忠勇豪邁,義氣千秋節操,私心由衷欽佩的感念之作。
不容青史盡成灰,忠義事蹟永留傳,吾人非僅殷盼家門老少昆仲奮發圖強,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亦寄望獲得廣大社會群眾有正確認知,進而肯定民間道義社團的社教功能,雖不自量力而仍勉力為之,此乃拋磚引玉也。
光清聞道淺近,交遊閱歷有限,加上諸多主客觀因素的拘限,疏漏與缺失在所難免,謹此佇侯宿耆先進賢達高明,有所匡正關補是所至禱。
彙編「清洪秘錄」又名「民族精神在清洪」這部專輯,實肇始於民國八十九年總統大選之後,國民黨喪失政權,而堅持台獨黨綱的民進黨執政,對其處心積慮背棄中華民族立場的行為,無奈而又不甘心,螂臂擋車的反應,殷切期盼藉此喚起社會大眾的民族認同,揚棄台灣系日本人甘作日美帝國主義的工具與自毀立場,喪盡國格尊嚴的誤謬偏差行為。
清洪近代知聞錄就故世前人的真實事蹟彙編,亦在彰顯前人對國家與民族真誠無私的犧牲與奉獻之際,進而肯定民間道義結社的社會教育理念,以及義氣聯合的互助功能,倘若因此而能消除一般人以訛傳訛,與秘密隱晦,誤解偏差的錯覺,進而冀望清洪有志之士自我惕勵,順應時代潮流,建立公益服務社團真正的民主機制,在堅守尊師重道以敬老欽賢,與遂行藉道交友,結仁結義,義氣千秋的清洪忠義精神下,作民族興亡絕續的中流砥柱,作個人志業發展的堅實屏障,則家園幸甚,道友幸甚。
至於國父孫中山先生與先總統蔣公亦是我們民間道義結社清洪兩門中人,惟因二人不世的豐功偉業,世人盡知,也無須我們在此刻意贅述了,但是在相關事實的報導上也會有必要而明確的報導與交代。
(一) 陳其美(一八七七──一九二六)
陳其美,字英士,浙江吳興人,西元一八七七年,光緒三年十二月十五日生。
幼年在當舖做學徒,早期也曾在上海、長沙等地從事過革命活動。
光緒三十二年留日,入東京警監學校,習警察法律,並參加同盟會。次年,轉入東斌學校專習軍事。光緒三十四年春由日本歸國,在浙、滬、京、津等地聯絡革命。並設機關部於上海德福里馬霍路。
宣統二年,接辦上海天寶客棧,作為江浙地區聯絡革命的總機關,並創辦「中國公報」宣傳革命。同年又創「民生叢報」,同時並積極參與「民立報」社務工作。
宣統三年,黃花岡之役失敗後,其美與宋教仁、譚人鳳先生等籌組同盟會中部總部,策劃長江流域革命運動。辛亥武昌革命起義後,曾去南京、杭州等地策謀響應,未果,旋率所部光復上海,被推為滬軍都督。復籌組蘇浙鎮滬聯軍,一舉攻克南京,穩定江南局勢。
民國元年三月,孫中山先生讓大總統位於袁世凱後,唐紹儀內閣成立,被任為工商總長,惟未就職。同年六月唐內閣倒,七月滬軍交由蘇督接收,一度北上會晤袁世凱由言談中對袁大失所望,歸來即於上海佈署反袁軍事。
民國二年七月,二次革命爆發,受推舉為上海討袁軍總司令,率部攻打製造局,不克,十一月又奉孫中山先生之命東渡日本,會商革命大計。
民國三年春,與戴季陶先生同赴大連,設奉天革命黨機關部,旋轉返東北,佈置江浙皖三省反袁軍事。
民國四年二月,其美專程至滬主持一切討袁軍事。十月,設總機關部於公共租界漁陽里五號,相佐之者有蔣介石、吳忠信、邵元沖等人。十一月,派人襲殺上海鎮守使鄭汝成,十二月又派楊虎策動肇和軍艦等起事,砲轟江南製造局,並分別派人進攻電報局、電話局、巡警總局、工程總局等處,均事敗。
未幾,各地討袁軍事紛起,但其美繼續在江浙一帶策動反袁行動。
民國五年五月十八日,在上海薩波賽路十四號寓所,為袁世凱遣人暗殺,時年方四十歲而已,一代英豪遇難,蔣介石不避危險,仗義處置後事。
以上參考:潘公展著「陳其美」及邵元沖編「陳英士先生革命小史」
陳英上被刺,于右任至感傷心,特作詩一首以紀念:
十年薪膽餘亡命,百戰河山弔國殤,
霸氣江東久零落,英雄事業自堂堂。
英士先生胞兄其業,字勤士,以懋遷致富,平日樂善好施,熱心公益,甚為梓里所敬重,曾膺選為吳興商會會長,及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陳果夫,立夫先生為其哲嗣,二人對於近代中國的政治,尤甚國民黨的黨務工作,與組織發展都有重大的貢獻與影響。